张佩兰,中共党员,现任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A4病区主任,神经内科第三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作为神经病学的专家,从2012年至今,她一直致力于静脉溶栓技术的推广,带领着溶栓团队完成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11600余例,完成例数连续8年全国第一,世界单中心完成例数第一,静脉溶栓效果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她无私的付出,赢得社会和同行的的衷心认可,收到患者锦旗、表扬信无数,多次被媒体报道,誉为“挽救生命,与时间赛跑的最美医生”,并获“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8年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天津市‘真情天津’年度人物”、“2019年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张佩兰带领溶栓团队申报课题《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成功应用及减少风险创新关键技术研究》还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一、敢担当,医学难题从容应对
2006年,张佩兰作被引进到天津市环湖医院,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各种关于静脉溶栓的资料,为推广静脉溶栓技术奠定基础。静脉溶栓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治疗脑梗最为有效的办法,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很高的风险,稍不注意,患者就会因大出血出现危险。2012年下半年,在医院的支持下,张佩兰推行起静脉溶栓技术,但在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任何可参考的案例,她只有慢慢摸索。
为解决这个临床难题,张佩兰创新性的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实施个体化的静脉溶栓方案,使用抗栓加溶栓治疗,目前静脉溶栓好转率已经提升到90%以上,继续加重的发生率为1%,出血发生率仅为0.1%。通过不断的研究,张佩兰采用阿司匹林预处理的方法,闯过了一个个难关,掌握了溶栓过程中各种意外的应对措施,她和她带领的团队终于成为了国际上静脉溶栓的领航人。
二、把患者当家人,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
通过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团队使绝大多数患者回归工作岗位、回归家庭和社会,挽救了大量偏瘫失语的患者,也挽救了无数个家庭。
2018年8月,医院急诊接诊了一名40多岁的先天聋哑人,她的丈夫是小儿麻痹症患者。急诊检查后考虑患者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只有2个小时,最有效的治疗办法是静脉溶栓,但患者的家庭非常困难……张佩兰赶到急诊后果断做了决定:“宁可冒着风险选择最有效的静脉溶栓,也不能放任患者瘫痪,出了一切问题都由科主任承担!”随着溶栓药物的输入,张佩兰带着医护团队和家属一起关注着患者的变化。溶栓结束一个小时,患者的肢体无力奇迹般地恢复了,后面经过精心治疗,患者不到一周就出院了,恢复了正常生活。
这只是张佩兰带领的溶栓团队救治的无数患者中的其中一例。每一位患者她都是亲力亲为,从评估、用药、治疗、监护,每一个步骤她都严谨以待,从不马虎。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张佩兰一贯的工作作风。有时为了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她甚至会不分昼夜守在他们身边,亲自监测血压,观察生命体征,为患者仔细清理牙龈出血、呕吐物,清理尿液及粪便。经常一夜不睡守护患者,第二天还要正常工作,到夜晚才能下班回家休息,如果晚上仍有溶栓患者,还要继续从家里赶来参与患者抢救。一次意外,张佩兰尾骨摔伤,她忍着疼痛依然坚持工作,在她这样做的同时,年轻医生、护士们也紧随其后,时刻以患者的利益为先。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她有时身心也非常疲惫,可是一想到患者的偏瘫失语能够经她们治疗后很快恢复,重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她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三、培训全国医生,让更多患者受益
作为一名医学专家,张佩兰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担任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缺血性卒中溶栓技术”专家巡讲团秘书长,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致力于静脉溶栓技术的推广,启动了全国静脉溶栓中心远程会诊项目,为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网络会诊建立网络应用支持。张佩兰带领的静脉溶栓团队已承办国家卫健委脑防委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技术培训班22期,给予全国2000余名神经内科医师进行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规范化培训。与各位同道一起不忘初心、携手前行,为挽救更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努力奋斗,让更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