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名医风采 > 张秀平

张秀平

「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张秀平,女,满族,197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她是守护健康的先锋、志愿服务的典范,心里装着使命,肩上扛着责任。她于2011年荣获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4年荣获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好人称号;2017年荣获吉林省优秀志愿者称号;201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荣获吉林省医德标兵荣誉称号;2012年、2022年两次当选为吉林省党代表。

  精进业务,一心为患者解除病痛

  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张秀平为精进业务便未曾休过长假,无论是日常查房还是紧急救护,她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专业精神。她每个月都利用休息时间去上级医院学习,算起来,外出学习的里程已经超过了4万公里,这份不懈追求造就了她日益精湛的医疗技术。

  2019年春节期间,一位91岁高龄的老人因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入院,经查诊断为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衰,患者到病房时意识已经模糊,呼吸极度困难,不能平卧,随时都有死亡可能。面对家属的犹豫与病例的极端复杂性——补液治疗休克与心衰需限液的矛盾,张秀平设身处地思考:“如果老人就是我的父亲,我怎么办?”经过权衡利弊,反复思量,她选择了相信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吸氧、多路输液、监护、记录出入量……,她选择守候在患者床边,看着液体一滴一滴注入体内,10分钟、20分钟……1个小时过去了,直至老人情况逐渐稳定,能够慢慢地躺下了,导尿管里也有尿液流出了,她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整个春节假期,她一天也没休息,实时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经过10天的努力,老人家痊愈出院了。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她所在科室走廊一面又一面锦旗就是最好的佐证。

  传递温暖,倾力助人于危难之时

  自踏入医学的殿堂,张秀平便立志成为一名有温度的医生。“医生体恤患者,患者理解医生,医患相互支撑,彼此温暖。每一位医务人员在拯救生命的同时一定要传递温暖,而不是简单地完成工作岗位所赋予的任务”——这是根植于她内心深处的行医理念。

  工作中,张秀平经常遇见因疾病而焦虑、恐惧的患者。每当此时,她都会把他们当成亲人,用她的耐心和专业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帮忙出主意、想办法,让他们心里感到踏实。她的陪伴、她的眼神和话语,甚至是她的身影,都给了患者和家属无尽的希望与力量。她的善行远不止于此,她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经常帮扶特殊群体,如认领小学生的微心愿、为残障儿童捐款、为困难患者捐款及生活用品、为养老院老人包饺子等。

  心怀博爱,志愿服务送健康到家

  2011年以来,张秀平成立了“益呼吸志愿服务队”,每年多次义诊献爱心,足迹已遍布伊通境内100余个村屯,近1万人接受过她的义诊。2016年以来,她每年都开展世界哮喘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慢阻肺日的宣教活动。先后走进村屯、电视台直播间、学校、工厂进行宣讲20余场。2022年,益呼吸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吉林省志愿服务优秀项目。

  一次下乡义诊时,她发现一村民李国(化名)家里经济拮据。春节将至,为了让老人能欢度佳节,张秀平特意送去了鱼、肉、饺子粉和春联大礼包。李国深受感动,当即写下“人民医院为人民,问寒问暖是真心。为了实现中国梦,下乡义诊来扶贫。”看着李国颤抖着的手写下的每一个字,一股暖流涌上了张秀平的心头,这让她更加坚定了在公益之路走下去的决心。

  有人说找张秀平看病心里踏实,有人说找她看病不多花钱,有人说她心里装的都是患者,也有不解的人问她:“你这样拼命到底是图个啥呢?不累吗?”她总是笑着回答:“不图什么,只是要对得起救死扶伤的职业,对得起性命相托的信任!只要百姓需要,再苦再累都不算什么。”话语虽然普通,却道出了张秀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

张秀平相关资讯:

  • 2024年中国好医生
  • 【张秀平】同名的人物

    张姓名人

    名医风采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