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寨,男,1977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城市管理局环卫队队长。张学寨投身环卫工作27年以来,每日凌晨4点即巡查街道,熟知城区32个垃圾站、37条主街、2600个垃圾桶的分布,脏活累活他都冲在前,用行动诠释敬业坚守。张学寨曾获“河南好人”等荣誉。
环卫“活地图”凌晨四点的坚守
1997年,张学寨毅然从太康县经贸委转入县环卫队,踏上了环卫工人的岗位。当时,老城区餐馆众多,部分商户卫生意识不足,致使路面垃圾堆积、油污四溢。张学寨主动肩负起老城区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他每日凌晨四点即起,沿街清扫,对油污严重的路面更是使用烧碱、洗衣粉等细心清理,确保每个路段都焕然一新,而他本人则已是满头大汗,毫无怨言。
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2011年,张学寨被提升为县环卫队队长。然而,他并未因此脱离一线岗位,而是继续坚持每天凌晨四点与环卫工人并肩作战,清扫街道。无论寒暑,无论风雨,他始终坚守岗位,无怨无悔。
为了全面掌握城区垃圾清运情况,张学寨在工作之余,走遍了城市角落,详细记录了每个垃圾中转站和垃圾箱的位置,以及垃圾数量。经过不懈地努力,他对城区的32个垃圾中转站、37条主街道的2600个垃圾桶的分布情况了如指掌。如今,只要有相关信息需要核查,他便能迅速定位,同事们纷纷称赞他为“环卫活地图”。
25个春节没陪家人一起过
春节期间,张学寨的忙碌和劳累达到了顶峰。随着垃圾量的激增,他不仅要带领环卫工人应对日常生活垃圾的清扫任务,还需额外处理烟花爆竹等节日特有的废弃物。为此,每年春节,张学寨都会选择留宿在单位,精心制定“扫红”保障计划,合理调配作业班次,并依据居民燃放爆竹的时间特点,巧妙部署环卫工人的上岗时间,确保“扫红”作业的顺利进行。有一年春节,他带领团队成功清运了高达273.82吨的垃圾。在参加环卫工作的27个春节里,张学寨仅与家人团聚共度年夜饭两次。他表示:“作为环卫工人,节假日正是我们坚守岗位的时候。尽管已有25个春节未能与家人团聚,但我希望通过我的坚守和付出,能让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整洁的新年。”
为助力乡村环境的改善,2024年4月6日,张学寨与太康县城郊乡、毛庄镇等17个村庄建立了人居环境整治的帮扶关系。他每天亲自带领环卫工人,对帮扶村庄内的废弃杂物、生活垃圾、杂草等进行全面清理,使这些村庄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张学寨对职工也充满了深厚的关爱。一旦得知有环卫工面临困难或生病,他总会亲自上门探望,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他的抽屉里,有一个特殊的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了每名环卫工人的生日。每当有环卫工人生日,他都会自费购买生日蛋糕,为他们送上家的温暖和祝福。
在面对急、难、重、苦、脏的工作任务时,张学寨总是挺身而出,以身作则。他的行动深深地影响了周围的环卫工人,使他们更加团结一致,全身心投入到环卫保洁工作中。27年来,张学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环卫工人的责任和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