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郑道锦

郑道锦

「屯昌县南吕镇居民」

  郑道锦,男,1933年1月生,海南省屯昌县南吕镇居民,原海南药材厂退休职工。为了南药的发展,他的一生都在奔波辗转。从刚开始对药材的懵懂无知到如今的“南药第一人”,多少个日日夜夜,流过了多少汗水,才有了如今远近闻名的南药种植场。60多年来,郑道锦采种和育种了近千种南药,还培养了一批南药技术人才,为海南的南药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以实践之道,循南药之真

  1956年,为了普及中药材栽培技术,广东省举办中药培训班,郑道锦等共10余人被抽调前往培训学习。那是一次入门的学习过程,却让郑道锦受益良多,他开始对中药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份兴趣也陪伴了他一生。

  1959年,郑道锦再次赴广东省新会县参加药材种植学习班的培训。两个月后,他回到屯昌县乌坡镇美华村原试验站,带领30人开始了野生药材变家种的试验和驯化工作。

  20世纪60年代末,国家提出发展南药产业,广东(含今海南省)、广西云南福建等地所产的中药材被称为南药。郑道锦就在试验站的8亩地里种上了凉姜、益智、草寇仁等40个品种的南药。

  为了采集和引种药材标本,他翻山越岭,从中寻找中草药。“那个年代,交通不如现在的便利,从海口到三亚坐车要一整天,很多地方都是土路,有些村都是很小的路。”郑道锦说。可是,那个年代,他的足迹却遍及了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多个省份,可以想象到付出了多少艰辛。那时候,郑道锦常常是带着干粮进山采药,一去就是大半天或者一整天,有时候还遇到过被野猪攻击、不慎摔倒受伤等情况。“山里的蚊虫更是不得了,咬得人疼痒难耐。”郑道锦说,好在山里就有很多草药,可以就地取材敷一敷。

  今年91岁的郑道锦,在传承和发展南药的道路上已走了60余载。从创办试验站(后更名为屯昌药材场),到屯昌县药材学校的教师,郑道锦采种、育种药种近千种,将海南大部分野生南药药材和周边省份部分南药药材收入园中。屯昌药材场成为当时国内规模较大的南药种植场之一。

  “退休后,郑道锦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仍然坚持进山采药,一个背包,一点干粮,一去还是一整天。如今,他在自家的药园里已种植南药200余种。他说,现在的野外南药越来越少,担心个别南药在野外灭种,因此在家里种植和保护,至少心里有个底。

  守南药之珍 赴传承之路

  南药的传承在于南药人才的培养。1961年,屯昌县在乌坡药材场开办药材学校,招了三个班共计104名学员,培养种药员、药剂员、药材收购员和中医等人才,郑道锦便在学校担任教师。

  “当时,郑老师教我们药材的药理、药材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我们学到了不少,学会了如何去培育南药。郑老师的学识很丰富,他自己也一直在苦学南药的知识,并且常常走山下乡找药。”当时在学校里上课的学生李月波回忆起郑道锦的教学,颇有感触,对郑道锦在传承南药所做的努力和付出特别敬佩。

  后来药材学校因各种因素不再开设,郑道锦还是继续担任技术员,延续他心爱的南药事业。而他曾经传授的中药知识和刻苦学习的精神也深深印在了学生们的心中。

郑道锦相关资讯:

  •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 【郑道锦】同名的人物

    郑姓名人

    道德模范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