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麟书(1862~1934),原名何世阁,号文行,海南省琼海县朝阳乡南盈村人。世代务农。少年时家境贫寒,仅读过几年私塾。清光绪五年(1879年),辞别父母及新婚妻子,随乡亲往英属马来亚(今属马来西亚)谋生,初在餐馆当伙计,后到橡胶园当工人。勤敏好学,不辞劳苦,很快掌握橡胶栽培、管理和割胶、制胶等技术,被提升为胶园管工。又先后与人合股投资锡矿厂、火柴厂、旅店等行业。经过20多年的拼搏奋斗和勤俭积累,逐渐成为当地拥有一定资产的实业家。光绪三十年(1904年),回故乡考察,在乐会县(今属琼海县)政府的支持下,选定崇文乡合口湾(今属琼海县国营东太农场)一带试植橡胶。经2年准备,三十二年(1906年),带动马来亚的一些琼籍商人筹资5000银元,回海南创办中国第一家橡胶公司——琼安垦务有限公司。在合口湾山地披荆斩棘,开辟出数百亩橡胶园,种下4000余粒橡胶种子,但因种子未发芽而失败。何麟书不灰心,继续回马来亚募资招股,集资152股15200银元。改用移植橡胶苗的办法,避开阻挠,将5000株巴西三叶品种橡胶苗运回海南培植成功(成活3200多株)。因橡胶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报慢,部分股东陆续退股,何麟书毅然将股份全买下,独资经营琼安胶园。在当地苗胞的帮助下,兼营牛、猪饲养及酿酒,兼种咖啡、槟榔、南药,还在海口水巷口开办“荣安客栈”,以商养胶。1915年胶园成功开割,同年生产干胶250公斤。此后产量逐年提高,1922年达到1500公斤,引发华侨回琼投资的热潮,海南橡胶垦殖事业从此渐成规模。琼安胶园成为我国发展橡胶事业的种子基地之一。
|